
10月10日,純電動SUV云度π1正式宣布上市,這是不到兩年時間就成功打造的云度新能源汽車首款車型,也是國內非傳統的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當中的首個汽車產品。根據規劃,到2020年,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還將實現年銷電動汽車10萬臺。
就在上個月,福建省政府印發《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0)》,并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此外,工信部也已啟動對禁售傳統燃油汽車時間表的研究工作,此舉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首家獲批的非傳統的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他們如何創造“云速度”,實現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彎道超車”?昨日,海都記者來到云度廠區,探尋“云速度”背后的故事。
首款上市純電動車型 推出兩個版本續航里程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來到云度廠區,10月10日新上市的云度π1成排停放。在長達200多米的總裝車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廠目前單班一年的產能可以達到4.5萬輛,三班滿負荷運行可以達到年產8萬輛。目前,云度π1剛剛開始銷售,產能足夠滿足,總裝車間也只使用了一半的區域,其他區域有的作為臨時的備件庫。

▲總裝車間
據工作人員介紹,新能源汽車主要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目前云度廠區已經建好焊裝、涂裝、總裝車間,今年7月份開始建設沖壓車間,預計今年底完工,屆時云度廠區將實現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工藝。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今年8月29日,云度新能源汽車首款車型——純電動SUV云度π1從云度廠區總裝車間正式下線,這意味著這款新能源汽車產品達到上市銷售標準。
10月10日,云度π1正式宣布上市,上市車型包括城市版、城際版兩個版本,共有城市樂派型、城市智派型、城際樂派型、城際智派型四款配置車型,市場指導價為13.89-19.75萬元,補貼后售價區間為7.49-11.49萬元,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24家汽車4S店。城市版π1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適合消費者在城市內通勤、代步,城際版π1續航里程可達330公里,可滿足消費者在城際間的交通需求。云度π1是非傳統的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當中的首個汽車產品,它進入國內汽車市場也實現了自主研發純電動汽車的突破。今年底,作為另一款雙子星戰略車型,云度第二款汽車產品π3也將問世。

▲云度新能源汽車首款純電動SUV “π1”本月上市
三大核心競爭力 瞄準國際市場
據了解,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投有限公司、海源機械和管理層4方共同出資設立,于2015年12月落戶莆田市涵江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內,項目用地約300畝,總投資18.8億元,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咨詢服務,建設年產8萬臺整車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車間。

▲主焊線
今年1月份,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國家發改委的核準批復,成為國內第10家獲得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也是首家獲批的非傳統的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今年6月15日,云度新能源公司還取得了工信部的準入批復,其首款車型π1也在7月28日取得了產品公告并進入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分管研發的副總經理吳貴新告訴海都記者,云度有三大核心競爭力,首先在產品的集成開發能力上,云度有能力把用戶的需求直接體現在汽車產品上。另外,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模塊也是云度的核心競爭力,上市的云度π1已經實現了遠程控制和語音操作,通過手機在上車前就可提前打開空調,駕駛過程中也可以通過語音轉換收音頻道和撥打電話等。憑借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云度進入了本月即將開始的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
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分,雖然電芯是外購的,但是電池的模組是云度自己制造的,電池包的組包技術也成了云度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核心競爭力。吳貴新說,大型汽車生產企業大都采用平臺化開發模式,可以節省開發周期,降低開發風險,云度的產品規劃也是在兩大平臺上開發,云度π1和年內即將下線的云度π3都是基于A平臺打造的,另外一個正在開發的是更大尺寸的B平臺,該平臺以歐洲法規作為標準,未來將瞄準國際市場。

▲噴涂機器人
實驗室24小時不停機 0.5毫米的變形也容不得
吳貴新告訴海都記者,目前,云度一線工人共有1000人左右,負責研發的工程師團隊有400多人,大部分工程師學歷都在大學本科以上,其中博士有6個,依托人才優勢,云度已完成專利申請200多項,授權100多項。莆田市去年的專利申報當中,云度公司就占了近10%,這些專利主要集中在整合集成、輕量化和電池包方面。
吳貴新回憶,云度是在2015年底成立的,而早在當年5月份就完成了人員組建,只花了兩三個月就完成了第一臺車輛的改制,從而進行前期的實驗分析,推進整個項目的進展。前期只有幾十人的研發團隊,當時云度廠區還未建造起來,就在荔城區西天尾鎮租用了一個飼料廠空置的庫房,面積不到300平方米,研發團隊對庫房進行改造,購置零部件設備。“一開始試制新能源汽車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比較多,現場工具需要自己制造,零件修整也要自己動手,發現問題之后,工程師經常要加班到晚上12點,汽車出現故障之后,工程師不解決問題就不離開現場。”

▲下線的車輛正在接受檢測
吳貴新說,云度π1的上市在行業內反響很大,正是依托這些有經驗的工程師,項目進度才得以如此迅速,在項目成立之后的一年多時間內,就完成了汽車產品的所有實驗驗證。提到實驗,就不得不說云度廠區的實驗試制中心,實驗試制中心包括造型中心、監控中心、數據中心和實驗室,共有16個實驗室,可以直接做33項實驗,所有的車型實驗都可以在其中完成,節省了時間周期和成本。此外,外部供應商的零部件過來之后,可以在直接實驗室做實驗,如果零部件不合格的話也就無法進入汽車的供應體系,達到對產品質量的控制。
“實驗任務重,實驗室設備24小時不停機。”吳貴新說,雖然研發團隊基本都是有過車企工作經驗,但是有時還是會碰到以前沒碰到過的問題,前段時間車子就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有異響,最終通過剖解每一個零件,發現是供應商提供的一個小零件有0.5毫米的變形。“產品開發過程中一點馬虎不得!”吳貴新說,汽車產品的開發需要進行兩道校核,一道是在設計上的理論校核,一道是在零件裝車之后校核。
“涵江制造”:引進一個企業 做大一個產業
涵江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羅恩李昨日接受海都記者專訪時介紹,早在2014年,涵江區就開始介入了云度新能源汽車項目,該項目作為省市重點項目,從公司成立至今近兩年的時間里,先后完成了廠區建設,設備安裝,自主開發出動力電池系統、電驅動系統、整車控制系統,直至10月10日首款純電動車型正式上市,創造出了從無到有的“云速度”。

在項目的服務和保障方面,涵江區通過同步征地拆遷、同步手續報批、同步規劃建設、同步試制生產,全程強化“保姆+月嫂”的服務理念,項目建設過程中全程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對項目重要節點、關鍵細節像月嫂一樣精準跟蹤,確保項目按序時推進。為了解決企業用工問題,定向培養專業人才,涵江區還搭建了云度和學校的溝通橋梁,通過校企合作設立“云度班”,學生畢業之后可直接進入云度廠區參加工作,也解決了企業人才之需。下一步,涵江區將在繼續做好項目服務保障的同時,通過在云度廠區周邊規劃汽車產業園,促進項目做大做強,帶動上下產業鏈發展。
羅恩李說,涵江區有四大產業支柱,分別是服裝鞋革、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機械制造,其中機械制造業在莆田全市范圍內都具有一定的優勢,新能源汽車屬于高端機械制造業,涵江區通過引進云度新能源汽車項目作為產業龍頭,希冀帶動整個機械制造產業鏈,實現“引進一個企業,做大一個產業”的目標,通過更多的“涵江制造”,助力“美麗莆田”建設。
N海都記者 陳麗明 許愛瓊 /文 馬俊杰 /圖
海峽都市報莆田新媒體團隊出品
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