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縣,位于中國版圖的最北部、黑龍江省最北端,是中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地區。從嚴寒的氣溫到結冰覆蓋的路面,這里的自然環境為客車極寒測試提供了理想的場地。2024年開端之際,金龍M10+自主輪邊驅動公交客車勇敢迎接漠河的寒潮,成功完成漠河極寒試驗,為其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健表現贏得掌聲。
眾所周知高寒條件下,由于路面附著系數低,因此制動力小,導致制動距離加長。同時北方路面兩側經常有冰雪,因此車輛左右輪胎經常處在不同附著系數的對開路面,車輛容易打滑甚至拋錨。金龍M10+后軸兩側采用輪邊驅動,并匹配應用在市場5年左右的成熟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以上問題。
這次金龍M10+漠河極寒試驗內容覆蓋多個方面。不僅對車輛在極寒環境中的啟動、加速、制動、電耗、操穩等基本性能進行了檢測,金龍M10+還專注于測試在不同附著系數、行駛工況下整車的性能檢測。試驗覆蓋了冰路、雪路等各種附著變化的路面,模擬了路邊靠站、大S彎、過橋換道、彎進總站等公交常見線路駕駛工況。通過一系列場景化試驗,為車輛的實際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為后期車輛的升級優化提供了專業的數據保障。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商用車采用的新能源驅動系統結構為中央電機通過傳動軸連接傳統的后橋,傳動效率較低、系統構成復雜。由于驅動橋占據大量空間,后輪位置凸起較高,即使采用低地板設計,實際留給后車廂的寬度也相當有限。
相比之下,搭載了金龍自主研發的輪邊驅動系統的金龍M10+,采用輪邊電機的驅動橋集成了驅動、制動、承載等多種功能,結合對車輛電池布置的優化,最大程度地節省了車輛底盤空間,成功打造全平無臺階化廂通道地板及750mm超寬后輪通道,有效增加乘坐和站立面積,提升乘坐便利性。
同時,金龍M10+自助輪邊驅動系統在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上也表現優異。通過對電機系統方案的優化,大幅提升了動力系統傳輸效率,有效增強車輛中低速加速能力及爬坡能力;針對公交工況全新開發電機,電機能耗在城市客車工況(CHTC-B)下比上一代地鐵巴士產品降低了近10%,為客戶創造更高的運營收益。
金龍M10+在多個關鍵領域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首先,經過對系統的各個部件失效模式梳理,結合道路載荷譜進行整體集成設計,金龍M10+的車輛壽命更久,確保客戶能夠持續享受可靠的交通解決方案;其次,整車輕量化設計,采用先進的集成設計方案,減少車輛零部件數量,金龍M10+行駛平順性更好;另外,經過對電驅橋總成的精心調校和優化,金龍M10+的NVH表現更優。不僅如此,金龍M10+在車輛使用壽命、整車輕量化、NVH表現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優化,為司乘們帶來更好的駕乘體驗,也為客戶提供了更高的運營價值。
此次金龍M10+自主輪邊驅動公交客車的漠河極寒試驗的圓滿成功,驗證了該車型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展望未來,金龍將持續深化技術研發,不斷創新,以更環保、智能、舒適的交通解決方案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持續推動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生活貢獻更多的便利與綠色出行選擇。
后續,金龍M10+自主輪邊驅動公交客車也將在東北三省、山東、江蘇進行巡展,邀請當地客戶近距離感受金龍M10+的魅力,共同探索未來交通的創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