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種極具特色的新運營模式讓很多身處困境的公交企業找到了轉型新方向。在浙江寧海,它被稱為“網約巴士”,在廣東東莞,它被稱為“隨需公交”,在江蘇無錫,人們叫它“動態公交”,在臺州、廈門、江門等地,也有多家企業都在采用這種類似的運營模式,各方反饋良好。這一模式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以一款打破傳統客車理念的小巴為載體,通過“互聯網+公交”的新方式,實現了對傳統公交運營模式的變革。
廈門約巴
傳統公交運營之困
最近兩年,國內多地出現公交停運或欠薪事件,盡管這背后有多種原因,但集中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國內公交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按說相比其他行業的白熱化競爭而言,擁有特殊背景和定位的公交行業本身并不卷,那為什么還會舉步維艱呢?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和私家車的高速發展,各種新交通方式不斷涌現,公眾出行習慣發生了深刻變革。如果公交企業依然延續著幾十年來的固有運營模式,在客流大幅減少、運營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只能陷入舉步維艱的窘境。
為此,2023年10月9日,交通部等九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給出了15項政策舉措以緩解目前公交行業遇到的困境。應該說,這些舉措會從宏觀政策層面給予公交行業一定的幫助,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公交行業除了“等靠要”,更要進行一場自上而下的主動變革,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運營模式的變革。
寧海網約巴士
公交行業的公益屬性決定了其運營最大特點是定點、定線、定時,這同時也是其運營的最大痛點。不管乘客實際情況如何,公交車始終要按照這些標準來運營,因此,在各個城市的非高峰時段,公交車空駛現象屢見不鮮;而公交企業的經營屬性又要求它必須要按照市場規則來運營,要充分考慮成本,參與市場競爭,最終實現盈利。由此可見,目前公交行業面臨的最大矛盾就是如何平衡“公益性“和”市場化”之間的關系,只有探索出一種同時滿足“公益+市場”的新模式,才能讓傳統公交煥發新活力。而上述提到的“網約巴士”“隨需公交”“動態公交”等“互聯網+公交”新模式,正在成為公交企業探索運營模式變革的積極嘗試。
星辰巴士模式之新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下公交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除了受私家車和電動自行車快速普及影響,地鐵、網約車、出租車、共享單車等都在大幅分流原本屬于公交企業的客流,所以,公交企業必須要在這些出行方式的夾縫中找準自身的優勢和定位;再來分析一下公交企業的成本和收入構成,主要包括了車輛的采購成本、運營和維護成本,以及人員工資,而收入來源則主要是票價收入和財政補貼。所以,公交企業盈利的前提就是要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東莞隨需公交
而目前在多個城市所打造的“網約巴士”等新模式,之所以取得了雙贏的效果,恰恰就是其找準了自身定位,既有效滿足公眾的最新出行需求,又實現了降本增收。
首先,它們都把目光鎖定在為一些居民區、商業區、學校、工業園區、景區等小范圍區域提供公交運營服務,通過打通微循環來和地鐵形成錯位競爭;第二,它們都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等平臺,讓乘客可以隨時下單,預約上下車地點,車輛運行線路根據乘客動態調整,徹底打通了傳統公交定點、定線、定時的服務痛點;第三,它們的票價都定在1-3元之間,比起普通的公交車稍貴,但比網約車和出租車更具價格優勢,比共享單車則帶來更好的乘坐體驗;第四,它們都采用了和傳統客車完全不同的小型巴士,不僅降低了初期采購成本,而且運營成本更低,通過高上座率、低空駛率,有效提升了公交企業的盈利能力。
臺州小藍巴
通過對這一模式梳理可以發現,它是將傳統公交與拼車模式相結合,有效解決傳統公交靈活性差,出租車、網約車價格貴等痛點,集經濟實惠、快捷安全等優勢于一體,從而打造出一個靈活、便捷、便宜、舒適的全新出行服務模式。
我們也注意到在這一創新模式中,由金旅客車打造的同樣具有創新意義的小型巴士金旅星辰,是一個重要的平臺和載體。
無錫動態公交
首先,金旅星辰采用一種極具未來感的靈動外觀成為運營線路的差異化標簽,從而提高了公眾的關注度;從車身尺寸來看,金旅星辰長約6米、寬約2米,和一輛全尺寸SUV接近,小巧、靈活,可以像私家車一樣行駛在狹窄、復雜路況;更重要的是,金旅星辰本身就是一款針對行業變革打造的滿足細分場景需求的全新平臺產品,它的開發以電動化為起點,搭建了可持續拓展和升級的智能網聯架構,完全滿足公交及客運企業在互聯網+出行理念的創新需求。截至目前,隨著各地陸續引入“網約巴士”等模式,金旅星辰也成為了一款現象級的客車產品。
當下以及未來一段時間,不論是公交運營企業,還是客車制造企業,大家都將面臨著同一個課題:如何突破傳統商業模式,重新找到自身價值。筆者認為,以金旅星辰為載體的“網約巴士”等創新模式,應該能給更多企業帶來新啟發,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