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廠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廠內道路交通秩序,有效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蘇州金龍精益辦會同相關部門,從今年8月份開始,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目標,組織開展了為期60天的廠內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積極落實道路交通整治各項工作,多措并舉筑牢廠內道路交通安全防線,有效降低廠內道路交通事故隱患,實現廠內道路交通安全秩序進一步好轉。

一、以人為本,強化安全宣傳教育。
結合公司《動車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將制度關鍵內容轉化為安全警示標語,印制18條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橫幅,在各廠區懸掛宣傳,大力營造活動氛圍。以開展交通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為契機,精益辦聯合行政部邀請園區公安交警進入公司,分2批次組織廠內移車司機、車隊駕駛員、廠包車司機等,組織238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規知識,觀看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視頻,以案說法通報近期交通違章事故案例,以學習+教育+警示相結合的模式,讓員工充分認識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強駕駛員對道路安全要求的認知。

鑒于廠區2號路上下班高峰期人車混流的事故風險,精益辦聯合黨群辦、行政部、各制造部,組織部門安全員、5S專員、海格志愿者、行政安保人員等,開展為期2個月上下班高峰期廠區道路安全值勤指引活動,利用廣播提醒員工主動行走人行通道,走路不要玩手機。針對產量減少后、動車人員多的特點,適度優化動車人數,精減動車人員16人,降低動車作業風險,改善動車環境。

二、以車為例,加強車輛合規檢查。
以問題為導向,刀刃向內的勇氣積極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聯合行政部、供應部、物流部、設施管理部聯合對廠內“七類”車輛(即電瓶車、叉車、通勤班車、貨車、牽引車、托盤車)開展車輛性能與合規性檢查;其中,開展電瓶車檢查3次,檢查車輛447臺(含駐廠供應商96臺),檢查發現問題19臺;開展動車G-BOS插卡檢查3次,發現隱患9項,違規3項;開展叉車限速器有效性、作業行為檢查,發現問題7項,針對檢查問題納入月度通報考核,進一步加強廠內車輛合規有效性檢查,確保車輛性能安全。

針對供應商車輛超速、超載、超高、貨物捆綁不牢、行車過程車廂欄板未關等問題,精益辦聯合行政部、供應部、品質管理部對外來車輛開展3次安全檢查,檢查車輛72臺,發現安全隱患9項,查處違章車輛5臺,處罰供應商共計9000元,全力推動外來車輛合規管理,加大對違規車輛懲戒力度。

三、以技治亂,加大違章監管力度。
為加強假期期間動車安全管理,周末加班期間,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精益辦負責人帶領安全組成員,對廠內動車司機、施工商作業人員開展酒后上班突擊檢查。利用酒精檢測儀現場抽取人員酒精檢測,發現酒后上班1起,現場勸其出廠,并通報考核。后續,精益辦將不斷增加酒后上班的檢查頻次,不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切實加強酒后上班風險管控。
為提升有舵車司機駕駛技能,降低右舵車廠內移車、試車作業風險,安辦組織各部門右舵車司機開展右舵車駕駛技能培訓及實操測試,初次測試有24名司機未通過;通過二次反復指導訓練、測試,最終全部通過測試,有效降低了廠內、外右舵車行車風險。

四、以點帶面,推動廠區環境改善
在日常安全檢查中,發現廠區道路安全標示存在破損、綠化帶植物生長茂密,已經形成視線遮擋,影響過往車輛對路口行人車輛的正確判斷,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為保障車輛行車安全,對破損、老舊或被遮擋安全標示區域全面檢查,及時對標示進行更新完善和對茂密綠化修剪,確保廠內行車、行人出入無死角,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同時,在上下班高峰期采取貨車錯峰通行,規定早上7:20-8:00和晚上17:20-17:45(冬季16:45-17:15)貨車嚴禁出入廠,明確班車停靠位置,優先班車和員工通行,實現班車有序停靠,緩解上下班高峰期廠區道路交通壓力,降低人車混流的事故風險,提升道路路域環境,確保員工上下班安全。

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將廠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深度融入到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中,而且也有效的解決了路容路貌最突出的實際問題,有效提升了員工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識。通過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塑造良好的企業管理形象,從而獲得客戶和員工的信服,促使人、車、環境的和諧發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