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上下班往返小區與地鐵站之間,走路太累打車太貴;在景區游玩時,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步行費時間,大巴車卻遲遲坐不滿不發車;從機場到相鄰的高鐵站,排隊打車直到懷疑人生。顯然,在社會快速前進的今天,高效率的出行能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和幸福感。
為了滿足以“循環短駁、景區接駁、網約出行”三大用車場景為代表的用戶短途往返需求,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打造的海格清源KLQ6656微巴(以下簡稱海格清源)順勢而生,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具體有哪些亮點?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造型前衛,科技范兒十足
初次見到海格清源,感覺比想象中的形象還要夸張和新穎,從正面看,遠近光和日間行車燈組合出現,簡潔又實用,車標下方加以藍色腰線點綴,看上去更具動感。整個前臉看上去充滿未來感,同時也更加時尚。
側面看上去層次分明,非常的立體,瞬間產生一種沖上去摸一摸它的沖動。左右兩側各有四個轉向信號燈,便于轉彎或并線時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提升行車安全性。后方“鯊魚鰭”式的進氣格柵,不僅有助于過濾空氣中的雜質,而且為它的美觀度加分。
海格清源的車身長度為6.5米,可以容納相當于8米車的容量。當然,它還有5.9米版本,駕駛員為B照即可駕駛,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內外兼修,人性化十足
海格清源定義為“行業內首款低入口微巴”,為了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車,海格清源特地聯合電池供應商,研發出厚度15厘米的超薄電池。如此一來,它的蹬車踏步僅為35厘米高,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款6.5米低入口微循環車輛。

說起清掃,海格清源采用了斜椅腿的設計,這樣不僅節約了空間,還有助于整車輕量化,不管掃地還是拖地,都非常地便利,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軟面座椅,能夠提供良好的乘坐環境。
海格清源還配備了白色長條燈+冰藍色氛圍燈的豪華頂燈組合,能夠在夜間或者陰雨天,為乘客提供柔和且護眼的光線,舒適性方面,給乘客帶來全新的體驗。
在駕駛環境方面,海格清源運用了“司乘分離”的理念,給駕駛員提供了護欄式的標準司機包圍。
駕駛區設有轎車化儀表臺,采用12.3寸的液晶面板,TFT液晶屏,信息顯示更清晰、更全面。并且它可以直接和新能源系統通訊,讀取整車(動力電池、BMS、驅動電機、空壓機等)相關信息。
采用旋鈕的換擋方式,與功能按鍵一同布局于右手觸手可及的地方,且旋鈕的阻尼恰到好處,方便至極。如此一來,為司機提供了更為舒適、高效的駕駛體驗。
注重性能+安全,高效運營
海格清源配備了電子手剎,日常駕駛中,能減輕司機的勞動強度,操作也更加便捷,行車更安全。
制動系統方面,采用的是雙回路氣壓制動、前后均為盤式制動器,具有散熱性好,穩定性強的特點,使用了整體式液壓助力方向機,IP68的電動轉向助力泵、電動打氣泵,為轉向系統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證。

懸架系統采用少片變截面鋼板彈簧,輕量化設計,有利于降低自重,提升續航能力,提高自身舒適性。
驅動方面,海格清源采用的是集成式中央電驅橋,取消了傳動軸結
構,傳動效率提升5%,結構減輕50Kg,滿足“節能減排”的理念,不僅如此,還有助于實現短前后懸,大軸距的布局。
至于最受關注的續航方面,5.9米的微巴配備了73度電,6.5米的微巴配備了89度電,不開空調的情況下滿載續航190至200公里,使用空調的情況下滿載續航150公里以上。令人驚喜的是,電池充滿電僅需1至1.5小時,即使對于行駛里程較長線路的用戶來說,中午補一次電也可以輕松滿足一天的行駛。
這是一臺綠色、安全且高效的微巴,以其靚麗的外觀以及人性化的產品表現,賦能“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城市循環短駁、景區接駁、網約出行方面考慮的極為全面。海格清源的上市,為“低地板、轎車化、B照駕駛”開創了先河,我們期待海格清源帶給客運市場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