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優酷等視頻網站熱播、由福建奔馳全新V級車全程贊助交通工具的“新絲路之旅”紀錄片,3月來到首都北京拍攝。領略過“三山鼎峙、一水環流”的福州和“妖氣沖天”的魔都上海,北京站則給大家帶來“中華傳統美食”的精彩享受。

“新絲路之旅”紀錄片北京站,拋開北京的諸多頭銜,獨辟蹊徑,從老北京人都關心的“吃”入手。邀請盛宴雅集美食會發起人、主持人——京城食客霍權先生,暢聊北京的飲食文化以及他對飲食發展的一些思索,給觀眾展示了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北京畫卷。
有人說北京的美食沒什么體系可言,因為它是以魯菜為基礎,融合了川淮粵幾大菜系的部分特色而形成。但這正恰恰是北京美食的體系所在,多年的“首都”身份,使北京發展出集全國之大成的“宮廷”菜系。北京烤鴨、各式糕點、炸醬面、豆汁兒、糖人、糖葫蘆等已成為全國最具知名度的特色美食。
像很多北京人一樣,霍權先生對吃有著純粹的熱愛和鄉情。坐在福建奔馳V級車寬敞舒適的空間里,望著透過全景天窗照進車內的縷縷陽光,游走在“京味兒”濃郁的街巷,此種生活豈不快哉!而這種悠然自得、自信從容,也正是北京“爺們兒”最有代表性的氣質。
別看從容豁達、“爺范兒”十足,老北京的文化里更有著“擔當”以及對周圍變化的擔憂。霍先生說,隨著價值觀和消費觀的變化,一些經典美食和飲食文化正悄然消失,而一些恪守傳統的店鋪、師傅就顯得尤為珍貴。
我們跟隨V級車的腳步,走訪北京傳統老店:全聚德、餑餑鋪、金糕張、正興德、同德和……其中,“餑餑”是北京人對面食、糕點類的統稱,而“餑餑鋪”則是老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方式之一。門外是雕梁畫棟,門內八仙桌鋪開,伙計從廚臺拿出各種小吃,供食客們品嘗。
這種傳統飲食方式的復蘇,讓我們看到了北京飲食文化的歷史和未來。大師傅們對于食材、刀工、火候和擺盤等各環節的把握,成為美食中獨有的“中國功夫”。這也正如V級車對于細節的極致追求,在傳承中創新,也在創新中傳承。
就在這傳承與創新中,霍先生預言,未來飲食的發展將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趨勢:一種是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降低成本,以滿足人們日常飲食需求;另一種是傳統手工技藝將像藝術一樣得以傳承,走向金字塔頂尖成為小眾,美食也將成為一門藝術而存在。美食帶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是物質享受,還應該有精神享受。
美食成為藝術的過程,也正是匠人精神和情懷不斷得以延續的過程。只有保有對飲食文化的執著和堅持,美食才能呈現出更旺盛的生命力。就像V級車,凝聚著設計師和匠人的孜孜探索和堅持不懈,方能成就市場的典范之作。
此次首都之旅,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北京。承載著對于美食的探索和傳統文化的發掘,福建奔馳全新V級車帶我們暢游在“舌尖上”的北京,也讓我們體驗到最為濃厚的“京味兒”。
如北京“爺們兒”一樣,V級車有著大氣、從容、自信的特質。外觀設計大氣尊貴,空間設置寬大舒適,科技配置先進便捷,多層防護的安全配置則讓我們的旅程變得更加從容。
依依不舍地結束了北京的“美食之旅”,接下來的旅程還會有哪些驚喜等待我們呢?下一站,我們即將到達西安,感受十三朝古都的獨特魅力。國內站結束后,V級車還將帶我們走出國門,踏上歐亞大陸更為廣闊的土地,游歷俄羅斯、波蘭、德國、意大利等國的一些城市,盡情暢享“新絲路之旅”。
視頻網址:
北京(上):
北京(中):
北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