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福建日報刊登題為《福建客車:轉個彎就遇見光》的文章,文章闡述了福汽集團金龍汽車堅持科技創新,瞄準行業痛點,深耕海外市場,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隨著高鐵、航空、網約車等業態的沖擊,公路運輸市場容量減少,中國客車行業不得不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面對困境,以金龍客車、金旅客車為代表的福建客車企業,通過瞄準行業痛點,創新營銷策略,挖掘市場潛力,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闖出新天地。同時,在海外市場,通過新思維進行市場運作,實現逆勢上揚,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

面向未來,從賣產品到賣方案
“過去客車行業是賣方市場,就好比做好菜端走。”金龍客車國內營銷總監譚鴻迅表示,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不僅要賣菜,更要研究菜譜。對金龍而言,就是要利用在車聯網、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為客戶量身定制運營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浙江舟山公交是金龍客車的重要客戶之一,這些年運營管理遭遇難題。車輛故障不能實時監控,往往司機發現了才上報,再去維修;維修廠信息化程度低,沒法實時查看進度;機務報表留于紙質,不能實現快速統計和查詢……
了解情況后,金龍客車研發團隊進駐舟山公交,歷時一年半為其量身開發了智能機務管理系統。
“現在車輛狀況能實時監控,發現隱患可及時處置,避免帶病運營;能耗能精確掌握,通過對標管理能及時發現能耗偏高的車輛……效率大幅提升。同時,這系統還與調度等其他管理系統無縫連接,為全面信息化提供可靠保障。”舟山公交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廈門,一場面向未來的探索正在進行。
在金龍客車和廈門公交的合力下,歷時半年,針對廈門BRT研發的第三代智能網聯客車亮相。
“司機不用踩剎車和油門,車輛能自動精準到站,還能對突然出現的行人和車輛作出正確反應。”日前,在載客測試中,智能調度、數據實時傳輸、站臺無縫銜接等種種黑科技讓市民驚嘆不已。目前,已有5臺車在線路運營調試。
項目更大的意義則在于建立了公交系統在智能交通上的范例,吸引貴陽、沈陽等地公交競相與金龍客車展開合作。
“從公路、旅游客車為主,到轉向高端市場,再到新能源市場爆發,誰能搶占風口,誰就占有先機。而客車行業的下一輪風口就是智能網聯。”金龍客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蘇亮說。
近年來,金龍客車積極投身智能網聯技術的研發。車聯網平臺“龍翼”“易驅”新能源管理系統都代表了行業發展的最新動向。
譚鴻迅認為,基于客戶的智能網聯需求,實施定制化服務,更容易拉近距離,形成“綁定式銷售”,對開拓國內市場大有裨益。
數據顯示,1—7月,金龍客車在大型客車市場銷量2353輛,位居細分市場第二。
瞄準痛點,從拼紅海到闖藍海
最近在福州地鐵二號線沿線,不少市民都對一款紅色小公交印象深刻,這便是福州近段時間開通的地鐵接駁專線的正式配車——“星辰”5.99米微公交。
如今,福州市民乘坐地鐵到達某一站點后,便可通過接駁專線快速往來周邊片區,滿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星辰是金旅客車正向研發的6米級城市微循環純電動客車。“它配備與地鐵類似的電動塞拉門,隔音隔塵效果更佳,上下車更快捷安全。由于車身小巧,能在小街道中穿梭自如,真正滿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金旅客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張軍說。
記者從運營商康馳公交獲悉,目前該公司已購入30臺該車型,未來將在更多地鐵接駁線路上線。
“星辰”最大載客量僅19人,但車上設施十分現代化。其中,主動安全監控設備除可實時監控駕駛員的不安全駕駛行為,還配備防碰撞系統、360°全景安全環視系統、駕駛區域安全防護等功能;綜合信息屏則包含線路基本信息、到離站實時預報信息、車長信息、各類公告及宣傳信息等。
在康馳公交負責人吳建暉看來,上座率低、運力過剩、嚴重擁堵等因素,都讓傳統公交業務的份額逐漸下滑,因而“新車型+新業態”被賦予更多期待。
“小巧的車身不僅節電,對場站要求也更低,且A2、B1準駕資格的駕駛員都能駕駛,還解決大客車司機短缺的問題。”吳建暉認為,“星辰”解決了大型客車痛點的同時也契合城市公交當前角色和職能轉換需求。
金旅客車技術總工石添華表示,“星辰”瞄準當前的行業痛點,是專門為城市、社區“最后一公里”接駁需要研發的車型,研發過程突破了不少技術難點,尤其在輕量化方面。去年,該車一上市就先后在四川、陜西、江蘇、浙江等地和我省投運。最近,廈門還基于該車型推出網約公交平臺“廈門約巴”。
“客車市場的低迷,歸根到底還是消費需求下降遇上創新不足。這也倒逼企業及時調整技術研發方向。無論是金旅的‘星辰’還是金龍的‘阿波龍’,都能得到良好的市場評價,都足以顯現當前在行業內,產銷數量絕不再是發展的唯一重點,更重要的是發展質量的提升。”金龍汽車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深耕海外,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近期,170輛金龍天然氣公交出口墨西哥,這是今年以來中國客車向拉美地區出口的最大批量訂單,也是金龍客車首次向墨西哥出口車輛,到達當地后即投入墨西哥克雷塔羅市運行。
在國內市場靠創新尋求突破的同時,上半年,福建客車在海外市場依然成績亮眼。
福汽集團的數據顯示,1—6月,金龍汽車集團(含金龍客車、金旅客車和蘇州金龍)整車出口12482輛,出口額32.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4%、46.4%,在我國汽車行業下行壓力增大的環境下逆勢飄紅,穩居全國客車行業第一位。
在我國自主客車品牌中,福建客車“集團軍”是最早一批海外拓荒的力量。如今,它們已行駛在全球近167個國家和地區,與眾多境外企業達成客車經銷和售后服務合作,出口銷量也多次拿下年度行業冠軍。
“以前我們講走出去,這幾年,則更多地強調走進去。”金龍客車海外銷售副總監丁明彬說。
目前,金龍客車為全球多個首都城市提供公交產品方案。“我們的產品往往考慮到當地的風俗習慣、氣候地形等,做出諸多特別設計。比如在非洲市場,為適應當地顛簸不平的路況而提高客車底盤高度等等。”丁明彬說。
海外售后體系也不斷完善。據介紹,金龍客車注重利用和扶持有實力的經銷商來建設售后網絡,不但能夠保障售后服務及時,而且也為公司節省人力。據丁明彬介紹,目前,金龍客車在海外建立超過50家售后服務合作網點,并與全球主流物流公司合作、積極構建物流網絡,確保配件最快送達。
金旅客車則利用海外新能源客車的普及,從單純的產品銷售轉變為新能源客車整體運營方案服務提供商。
2017年8月,以色列第一批純電動公交車在海法投運。在簽訂合同之前,金旅技術團隊就進駐當地采集路譜,實地了解線路運行條件和需求,隨后才推薦最合適的車型和配置。車輛交付使用后,又安排新能源的售后服務工程師長期駐扎以色列,指導車輛和充電樁的匹配、場站規劃、配電方案等。
在對標歐洲最嚴標準的以色列,金旅客車保有量已超1400輛,2018年再度創造出口量和出口額的新高峰。
如今,福建客車企業還在埃及、菲律賓、埃塞俄比亞等多個國家通過CKD(以全散件形式作為進口整車車型)合資建廠,逐步實現從產品出口向技術和資本出口轉變,真正實現走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