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龍客車選擇在中國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進行純電動客車極寒性能測試,經測試客車性能穩定。(資料圖片)
(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當前,傳統汽車所帶來的全球范圍內的能源短缺和大氣污染問題日趨嚴重,世界主要汽車工業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引導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將迎來‘換道超車’的契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聯盟董事長黃鍵說。
對于非傳統汽車工業強省福建而言,這同樣意味著機遇。近期,我省率先出臺《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0年)》以及《關于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要實現新能源汽車產能30萬輛以上,形成福莆寧、廈漳泉、閩西北三大新能源汽車整車基地……
福建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車強省邁進。
走在前沿
廈門公交今年7月投用200多輛純電動公交車。這讓公交車司機張建明很驚喜:“雜音小了,沒什么頓挫感,加速性能也更好,操控起來更加舒適,節能、零排放。”
這批車產自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客車”)。以其為代表的我省新能源客車起步早、發展快,走在國內業界前沿。
金龍汽車集團包括金龍客車、廈門金旅和蘇州金龍等3家整車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企業之一。1997年,其就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出我國最早的混合動力客車,新能源產品至今已實現從混合動力到純電動以及燃料電池,從大中型客車到輕客以及各類專用車的全面覆蓋,并擁有金龍汽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CNAS認證的試驗中心、省級新能源汽車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
金龍客車的新能源客車確保在-40℃到42℃環境下的正常充放電,車身完成了高強度鋼材車身骨架、鋁合金車身骨架、復合材料車身骨架的技術貯備及實車驗證,取得了顯著的輕量化效果,節能效果大大提升。
“現在,我們的產品已覆蓋了6~12米的齊全產品線,包含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城市客車以及純電動通勤車輛近百款,國內銷售超過1萬臺。”金龍客車商品市場部經理助理蔣欣源說。
不久前,在世界客車博覽會上,金龍客車針對機場路況特點與運營需求研發的純電動機場擺渡車APE14就備受歐洲客商關注。近期,企業還與百度聯合研發出新一代的無人駕駛純電動小巴車“阿波龍”,將國內無人車量產的時間提前到2018年。
廈門金旅同樣不容小覷。其在全球運行的新能源客車超過1萬輛,分布在中國80多座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法國、荷蘭、芬蘭、以色列等國以及臺灣地區,市場保有量居行業前列。
技術研發方面,金旅拿下了多項業內首創:首創無變速箱混聯模式;首創以超級電容儲能的混合動力系統;首創以超級電容為主、鋰電池為輔的儲能方式;率先推出新能源車輛在線遠程實時監控系統、 ALL IN ONE的高度集成整車控制器……
據廈門金旅國內銷售總監賴志藝介紹,福州某公交線路投放金旅純電動公交運營,相較傳統同類車燃料成本節約60%~70%。
去年,金龍汽車集團新能源客車銷售量達1.6萬輛,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行業居第2位。
力拓市場
10月10日,純電動SUV云度π1上市,這是云度新能源汽車的首款車型,也是國內非傳統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中首個汽車產品。據規劃,到2020年,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實現年銷電動汽車10萬臺。
云度新能源汽車是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投有限公司、海源機械和管理層4方出資設立,2015年12月落戶莆田。今年1月,公司成為國內第10家獲得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也是首家獲批的非傳統的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其莆田工廠單班一年產能可達4.5萬輛,三班滿負荷運行年產可達8萬輛。
云度副總經理吳貴新告訴記者,云度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是產品的集成開發能力,我們有能力把用戶的需求直接體現在汽車產品上;其次是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模塊,π1已實現遠程控制和語音操作,通過手機可提前打開空調,駕駛過程也能通過語音轉換收音頻道和撥打電話等。”
目前,云度負責研發的工程師團隊有400多人,已完成專利申請200多項,授權100多項。
老牌整車企業東南汽車的新能源正向研發始于2010年,起步不晚。
據福建省東南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寧德分公司服務經理陳永健介紹,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在培育,企業走的是批量化訂單銷售的模式。2016年,東南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65輛。
東南汽車研究院院長許苘坦言:“2019年起,國內開始實施對企業的油耗積分和新能源積分實行并行管理,汽車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來獲取油耗正積分,還必須出售足夠數量的新能源汽車才能獲得相應的新能源積分。政策倒逼我們加速新能源的正向研發。”
據介紹,企業現有的V3、V5電動車都是燃油改款車,這遠遠不夠。近日,在廣州車展上,東南汽車首發了DX3 EV和電咖 EV10兩款純電動車型,并發布了新能源發展規劃。2017年至2025年間,企業爭取實現每年至少有一款新能源車型上市,實現在新能源各主流細分市場的全面覆蓋。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距離實現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30萬輛的目標還有不小差距,能否實現這一目標,關鍵看乘用車。
我省的其他整車企業也在加快轉型步伐。新龍馬汽車將電動物流車作為突破口,今年4月3款車型列入國家《公告》和《推薦車型目錄》。福建奔馳積極推動商務車型的純電動化,并不斷增加新能源車型品種。中國重汽已將新能源汽車布局在福建海西汽車,2017年年底前完成生產企業資質準入。
應勢突圍
“根據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福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產能將超過30萬輛,實現銷售23萬輛,產值達到575億元,對實現全省目標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日前,福汽集團董事長黃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黃莼看來,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出臺,給福建汽車產業帶來了難得發展機遇。
他表示,對相對具有優勢的客車板塊,福汽集團將著力構造“三龍”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管理、品質管理、技術創新等七大統一平臺建設,推動在電動化底盤、輕量化車身、智能化控制系統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時,深化與國際知名客車品牌的合作,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尤其是要抓住以無人駕駛為代表的智能網聯技術這一行業風口,搶占市場先機。
“乘用車板塊,我們必須要發揮協同效應,增強自主研發整合能力,以豐富的產品線,提高市場占有率。”黃莼表示。
當前,競爭態勢已漸緊。國外,為了應戰中國市場,原本主打氫燃料電池的豐田汽車專門成立了純電驅動事業部,大眾把純電占比提升;國內企業中,比亞迪仍保持市場第一的領先地位,北汽、上汽、吉利等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正高速推進。福建車企該如何作為?
黃莼認為,在國內市場,福建整車企業要下好“三步棋”: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渠道資源、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本向新能源領域傾斜;二是創新商業模式,進軍網約車、分時租賃市場,擴大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份額;三是抓住機遇,深耕福建省本土市場,如我省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市公交更新為新能源汽車,全省適宜應用新能源汽車的公路客運車實現電動化率達到50%等。
國際市場方面,則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以新能源客車為抓手,依托我省傳統能源客車板塊的出口優勢,通過貿易和CKD、投資并購等模式,盡快搶占海外新能源市場。目前,福汽集團正以哈薩克斯坦純電動客車基地為試點,加大新能源客車技術和產品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