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省汽車集團黨組認真貫徹習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屬企業人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以省委組織部、省國資委黨委《關于促進省屬企業人才發展的實施辦法》為指引,牢固樹立“人才優先、人才強企”理念,圍繞引才、育才、待才三個維度,打造人才聚集高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一)推動引才工作由“守株待兔”向“主動出擊”轉變。
汽車工業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 須臾離不開人才。集團以求賢若渴的心態,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制定引進生政策,建立“管理骨干培養”長效機制,組織“青春福汽”校園招聘,面向社會公開選拔集團總部中層干部;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通過市場化成功選聘了福建奔馳營銷副總經理、上市公司廈門金龍汽車董秘。并從省屬、市屬國有企業先后引進了幾位具有留學經歷、博士或博士后高知識管理人才,有效改善了人才隊伍結構。目前,已累計引進車輛工程、機械工程、資本運作等方面“高精尖缺”人才28名。
(二)推動育才工作由“單一空間”向“多元發展”轉變。
結合福建汽車行業的特點,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人才搭建發展平臺,提供人才作為空間。實行外派、交流、輪崗以及掛職等機制,讓人才到一線鍛煉、到基層滾打、到政府部門學習。與高校開展多層次聯合辦學,與北京理工大學開展聯合培養車輛工程碩士研究生班,成為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知名院校的“社會實踐基地”。積極對接國內汽車業高層專家,開展專家咨詢診斷活動,推動企業自主研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已建立了2 個“院士工作站”、1 個“博士后工作站”、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等。通過多點開花,拓寬了育才途徑,為企業創新發展打造了人才“蓄水池”。
(三)推動待才工作由“論資排輩”向“唯才是舉”轉變。
著力在優化用才環境,打造人才樂土下功夫,建立了集團、權屬企業、權屬二級企業三級人才工作網絡體系,完善了人才激勵保障機制,設立了集團“人才發展基金”,每年安排500萬元人民幣專項用于高層次核心人才和職業經理人的引進。同時積極推薦引進的人才和企業培養的人才申報國家和省市各類人才項目和榮譽等。通過營造栓心留人的人才環境, 充分發揮了人才的主力軍作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要我們選人不拘一格,育人不泥成法,用人不囿己見,集團人才工作就會出現英才輩出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