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瑞典斯堪尼亞與海格客車共同在蘇州舉行斯堪尼亞·海格豪華客車新工廠竣工投產儀式。
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慶文,瑞典駐滬總領事林莉,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楊知評,斯堪尼亞總裁/CEO何亨力,斯堪尼亞亞太高級副總裁安德斯及其客車部高級副總裁卡琳,福汽集團副總經理王志勇,金龍汽車集團總裁謝思瑜,蘇州創元集團董事長劉春奇,金龍汽車集團副總裁、蘇州金龍董事長羅丹峰,蘇州金龍總經理黃書平等中外領導、嘉賓、客戶代表、媒體共百余人出席儀式,共同見證中國客車行業中外合作典范項目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儀式現場,蘇州金龍總經理黃書平與斯堪尼亞客車部高級副總裁卡琳簽署深度合作協議,掀開斯堪尼亞與海格攜手共進的嶄新篇章。隨后,與會中外領導嘉賓登臺為斯堪尼亞·海格豪華車新工廠投產剪彩,引得全場閃光燈聚集。
輝煌延續 攜手再創嶄新十年
2016年,是斯堪尼亞和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攜手合作的10周年。十載輝煌,再創新高。從一條生產線到一間工廠,斯堪尼亞·海格完成了屬于自己的華麗“轉身”。涵蓋技術、品質、工藝、商務多重功能的斯堪尼亞·海格豪華客車新工廠總建筑面積22004平方米,具有節能、環保兩大亮點,具備1000臺以上高端豪華客車的年生產能力。
金龍汽車總裁謝思瑜表示,新工廠是中外雙方繪就美好未來的希望,在蘇州金龍的國際化戰略愿景中,與斯堪尼亞合作是公司整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工廠的投運,將推動蘇州金龍與斯堪尼亞在技術研發和產品推廣等方面更深層次的合作,為中國客車制造業注入國際化的技術理念、制造工藝。
佳話傳誦 客車巨頭的合作“曙光”
回顧2006年,還未受到高鐵猛烈沖擊的中國客車市場正蓬勃發展,本土汽車品牌大小林立,但競爭卻愈發激烈。客車行業研發能力相對偏弱、缺乏整體制造思維的現狀持續已久。中國車企迫切需要與世界客車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接軌。與此同時,全球領先的客車品牌看好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期望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一直對選擇合作伙伴與合作形式特別慎重的商用車巨頭斯堪尼亞,選擇在此時進入中國,充分展示了其精準的戰略定位與長遠的發展眼光。
一個是有著“公路之王”美譽的世界商用車巨擘斯堪尼亞,一個是在業內創造最快發展速度的蘇州金龍,兩家分別在國際、本土擁有頂尖制造工藝水準的客車企業最終“相遇”。雙方經過多輪反復考察談判,最終達成深層次戰略合作關系,決定共同生產SCANIA·HIGER聯合品牌的產品和斯堪尼亞Touring。斯堪尼亞提供世界最尖端的底盤與技術,海格則負責整車制造,雙方優勢互補,主打海內外高端客車市場。這種獨特的合作方式,被業界津津樂道為“第三種合作模式”。
在合作過程中,蘇州金龍學習斯堪尼亞先進的模塊化設計理念、國際化的管理經驗、系統化的品質觀、“工匠”般的嚴謹作風,并將其應用于國內市場。斯堪尼亞也通過蘇州金龍成功打開了中國市場,迅速擴大了本土知名度。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結出了合作共贏的豐碩成果。海格與斯堪尼亞的合作,開啟了客車業中外合作的嶄新時代,也成為客車業中外合作項目鮮活的成功案例和價值典范。
譜寫傳奇勾勒高端客車出口的世界版圖
從最初的斯堪尼亞·海格A80車型,到A30、A50、A90、斯堪尼亞統領系列化高檔客車;從2007年銷售16臺,到2015年銷售450臺;從雙品牌豪華客車創立之初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產品分布5大洲,斯堪尼亞·海格的成長壯大從未止步。它不僅重構了中國豪華客車出口的市場版圖,還成功影響了歐美等國際高端客車市場,讓斯堪尼亞·海格高端客車市場的世界版圖愈發清晰。
2012年,斯堪尼亞·海格首次進入緬甸市場,針對當地鐵路交通不發達的情況,當年就賣出57臺。4年后的今天,緬甸市場斯堪尼亞·海格產品保有量已居亞洲之最,達到近200臺。
同時,斯堪尼亞·海格豪華客車、豪華房車在中國國內的銷售也同步攀升,客戶覆蓋上海、廣東、四川、山西、河北和云南等地。2016年6月,16臺斯堪尼亞Touring客車交付上海空港巴士有限公司,不僅打造了目前全國最高端、最豪華、最舒適的機場大巴車隊,也刷新了斯堪尼亞Touring車型在國內的最大訂單記錄。
10年來,斯堪尼亞·海格產品已遠銷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澳大利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歐盟27個國家,占據了中國高檔客車出口海外的絕大部分份額,成為中國高端客車出口商的領導者。截止2015年,斯堪尼亞·海格豪華客車市場保有量達2035臺。
作為客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端客車市場前景廣闊,目前,斯堪尼亞·海格產品銷售形勢喜人,預計2016全年可銷售570輛,同比增長27%。
新工廠的竣工投產和雙方深度合作協議的簽署,有助于斯堪尼亞·海格站在更高的起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拓高端客車更為壯闊的市場版圖,與客戶一起創造多贏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