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至18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旗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福汽集團及其權屬企業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峰會”在福州舉行,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本屆峰會以“‘一帶一路’汽車產業新動力”為年度主題,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機遇、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思路展開研討。得到國家產業主管部門、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機構,福耀玻璃、福建汽車行業協會等重點企業、行業組織,以及“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與會嘉賓300余人。
原國家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原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董事長蔡詩晴、國家工信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國家863計劃新能源汽車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等重量級嘉賓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福建省經信委副主任謝超雄、福建省國資委副主任林立以及其他各省汽車產業主管部門領導、主要整車零部件企業負責人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機構領導參與了峰會交流研討。
聚焦汽車“十三五”及新能源汽車熱點話題
作為歷屆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峰會閉門會”因與會嘉賓級別高、研討內容聚焦、演講專家權威而廣受關注。16日下午的本屆峰會閉門會,聽眾坐得滿滿堂堂,現場十分火爆。
會上,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結合汽車“十三五”規劃,總結汽車產業發展的8個邊界條件,為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及各地政府和行業企業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從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及產業安全角度,深入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并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碳排放評價、我國電力供應能否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安全和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如何面對國際競爭等熱點問題發表看法。
行業專家解析宏觀發展戰略
面對當前宏觀經濟出現的降速換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各行業激發動能的通用“法寶”。17日上午的峰會主會議上,國家工信部原總工程師朱宏任結合汽車產業發展現狀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要求,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和方法。他強調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是制造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深入分析了東北、重慶、陜西等國內5個典型地區汽車產業的發展情況,并與大家分享了他訪問哈薩克斯坦的切身感受,為地方政府和汽車企業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福汽集團黃莼董事長介紹了福汽集團緊抓“一帶一路”與“中國制造2025”重大機遇、做特做優做強福建汽車產業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思路;北汽集團代表介紹了北汽集團近兩年立足北京、布局全國,穩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相關情況。
搭建國際產能合作權威平臺
從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實際來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為汽車工業解決結構性產能過剩以及海外品牌重塑等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本屆峰會特別邀請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廣州辦事處主任林松保、馬來西亞汽車貿易與金融協會主席拿督許綜文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分享本國汽車產業發展情況、貿易投資環境以及他們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設想與期待。
17日下午的“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分會場上,國家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介紹了中國“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倡議以來,各國的響應以及整體進展情況。廈門金龍汽車總裁謝思瑜、重慶力帆集團進出口公司副總孫澤軍、山東九鼎集團副總薛軍等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分享了各自走出去在海外投資的成功經驗。與會者還通過互動研討,深入探討了汽車行業國際產能合作面臨的各種問題及破解之道。
激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活力
2016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風起云涌,騙補調查、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牌照發放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等都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話題。本屆峰會特設“‘一帶一路’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思路”分會場,邀請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北汽集團新能源部長詹文章、金龍旅行車副總陳篤廉、新龍馬汽車副總王藝宏、福建云度新能源副總林密、寧德時代新能源董事長助理陳偉峰、金龍特來電總經理吳紅洲等,從政策趨勢、企業發展和跨界合作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思路,并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激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新活力。
“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峰會”致力于推動汽車產業與區域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歷經5年建設,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在宏觀經濟發展搖擺不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關鍵節點,本屆峰會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解決汽車工業當前發展中面臨的緊迫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搭建了權威交流對接平臺,對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